培养工作

成果解决教学问题

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

时间:2025-05-13|点击数:

(1)构建了“延安精神”思政引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,为高阶创新人才培养注入精神动力

用延安精神“一体两翼”育人理念立德树人,以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特色,以深化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。从健全和完善制度、修订培养方案、推动课程改革、注重全过程培养以及鼓励参加资政育人项目等方面,把延安精神教育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,形成延安精神进课堂、进科研、进实践的全过程育人环境。在延安精神指引下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、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。

(2)搭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平台,为高阶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厚实学养基础。

①强化顶层设计,凝聚学科交叉动力。制定《延安大学“十四五”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规划》,结合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、科学技术前沿和学校优势特色,明确学科交叉的核心主攻方向,着力建设绿色低碳材料与工程、能源大数据智能处理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、感觉与运动疾病等新兴交叉学科。

②加强学科交叉平台建设,丰富研究生培养资源。一是加强硬平台建设。加强交叉学科各重点实验室、研究中心、基地等建设。二是加强软平台建设。定期举办学科交叉与融合型研究生学术论坛、举办或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及行业竞赛,加大对外交流力度,营造浓厚、创新的学术氛围,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创新能力。

(3)确立了多维协同的新态势,为高阶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机制。

①创新教学体系,推动教育教学改革。针对课程教学体系滞后,缺乏创新能力训练等问题,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,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、“一流”课程、课程思政、教材建设、案例库建设等系列教改项目。

②优化师资队伍,提升导师指导质效。通过引进高端人才、选送教师访问进修、组建学科群导师团队、学科交叉导师团队、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组等方式,提高导师指导能力。

③设立研究生专项课题,重点支持学科交叉项目。为研究生设立专项课题,开展特训。在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课题的基础上,根据学术发展前沿,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项目。

④完善激励机制,激发创新活力。在国家奖学金、学业奖学金激励基础上,通过评选优秀毕业论文、奖励考取博士的研究生、设立“研究生秀英科创基金”奖学金、完善研究生评优工作、评选“优秀导师” “优秀导师团队”等激励措施,激发创新活力。

⑤落实经费,加强保障,重点支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。加大经费保障力度,增加硕士生专项经费,重点保障各类提升创新能力活动的经费、资助和奖项。